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 258
中新社北京11月1日电 (记者 陈溯)记者11月1日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当前中国秋粮收购全面展开,截至目前,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秋粮超4000万吨,其中中晚稻收购超2300万吨,收购进度符合预期,市场运行平稳。专家认为,当前国际市场大米价格下跌,对国内市场影响较小。
稻谷是第一口粮品种,产量占全年粮食产量的30%。当前正值秋粮上市季,各界普遍关注中晚稻市场变化。近日,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邀请稻谷生产、加工、贸易等各环节主体和研究机构人员召开新季中晚稻产销形势分析会,研判新季中晚稻价格走势。
与会专家对后期国内稻谷市场总体持较为乐观的预期,预计新季中晚稻价格总体上将平稳运行、优质优价。首先,新季中晚稻价格有底可托,2024年中国继续在稻谷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分别为每吨2580元(人民币,下同)和每吨2620元。新季中晚稻已全面上市,收购正由南到北有序展开,各主产省稳步推进收购顺畅,10月以来各级储备也已启动收购,收购进度符合预期,市场运行平稳。此外,中国实施优质粮食工程以来,各地稻谷品质不断提升,优质稻谷价格明显高于普通品种。
与会人员认为,由于印度放松大米出口限制,国际市场大米供给由偏紧转为宽松,导致国际市场大米价格下跌,此情况对国内市场影响较小。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高级分析师程敏表示,从当前情况看,国际市场大米价格对国内稻米市场影响有限。一是国际市场大米价格虽有回落,但越南等部分主要进口来源国的大米进口完税成本依然高于国内同品质大米价格,企业缺乏增加采购积极性。监测显示,10月以来,越南5%破碎率大米进口完税成本比南方销区国产早籼米价格每吨高300元以上。二是中国对国际大米市场的依赖程度较低,近5年进口大米占中国稻谷消费的比重均值不到3%,今年以来累计进口大米98万吨,同比减少54%,占国内消费比不到1%。(完) 【编辑:李润泽】 新闻结尾
请告诉我是否需要调整,或者你其实想要生成一张图片?的相关文章
餐饮企业需加快拥抱大众消费,更平稳穿越行业转型周期的相关文章
习近平回信勉励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
国台办:民进党当局“倚美”只会“害台”,“以武谋独”更是死路一条
中国音数协:数字文化产业正成为驱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深江铁路跨虎跳门水道主桥主塔顺利封底
新疆年轻城市遇上盱眙直播 江苏电商经跨越山海援疆
国家数据局:到2029年 数据产业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超15%